elementname
NEXT
PREV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医药文化 - 正文

中医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思想

文章作者:admin 时间:2019-07-11 点击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中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要自觉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也最有概括性。这就是:阴阳五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中和中庸思想和修身克己思想。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和五行是两个思想。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同时,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生与克的作用。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既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

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此图长期被人作了神秘的解释,成为宗教和迷信活动的标志物。实际上“太极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阴阳对立统一的模式有丰富深刻的含义:

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其次,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消长交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中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对立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现象中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辩证的运动变化。还有,“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强弱盛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人类居安应该思危。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

再次,事物内部虽然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但对立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华民族最晚到汉代已认识到阴阳之间可以有四种关系,即“阴阳磨”、“阴阳争”、“阴阳和”、“阴阳合”。

之所以会有多种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阴阳对立双方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其相互作用当然会有差别。第二,对立统一还要看运动变化的各个阶段,其相互作用的主导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别,要注意区分对立统一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相互作用究竟以何者为主;不要一说到对立统一就理解为一斗到底。第三,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事情。

阴阳思想的这些含义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使中华民族从群体到个体都深受教益,有助于长达五千年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它的传播与弘扬,显然也能对全人类起到有益的作用。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变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

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的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成为一个星形。

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更发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价值。这都说明克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

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中国人为此一再明确声称“不称霸”,主动坚持韬光养晦,大力宣扬和而不同,不论国力多大也决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一直真诚地推动世界和平进程,这种真诚深深植根于传承悠久的民族智慧之中,是决不会动摇的。    

二、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统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我们现在对“天人统一”作新的诠释,主要是讲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中国有道教。道教出于道家,当它个在汉代后期正式成为宗教时,也宣扬天帝及其统属的仙官与神将。道教推尊老子为教祖,而老子早在春秋时代就指出是“道”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他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或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运动创造了宇宙本体(“道生一”);这个本体一分为二,成为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一生二”);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事物(“二生三”);这种新的事物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三生万物”)。在这种说法中,一切都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结果。

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个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周礼》设定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顺应天时”的特点。如“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之类。

二是用于经济。封建时代经济以农业为主,那时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所以事事、处处必须“顺应天时”。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通用“农历”(阴历),虽然现在已不通用,但“农业”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仍为农业生产者所重视。

早在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段名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半衡等问题。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孟子的本意只是强调农业生产(包括渔业和林业)要“顺应天时”,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可见“天人统一”的思想的确与环境学说有逻辑的联系

三是表现于民俗。各种民俗都与天时有关系。例如春节庆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季婚嫁(因春为生发季节),清明扫墓(利于植树、除草;也利于上坟的人踏青春游,感受春意)等。中华名俗十分重视传统节日活动,而这些活动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例如春节,以旧历而言正值旧年过去,新年到来,着重除旧布新之意。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名句,都突出了这层意思。新年到来,对个人和社会群体而言,有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带来新的机遇,萌发新的希望,从而满怀信心展望未来。这种与“天时”相应的除旧布新的心态,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而言极为重要。正因为年年都有除旧布新的感觉与心态,所以中华民族虽历经五千年之久,却仍然充满活力,毫无暮气,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美好前景。除此以外,春节还有凝聚家族、念祖追远、敦亲睦邻、和谐人际关系等作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团结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是用于人体保健。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变化会在人体上有反应,所以节令交替要特别注意保健。过去老年人都重视“两至两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认为这是大节气,对人体有大影响。医生治病用药也要考虑天时节令,力求因时制宜。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问题。这种节律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现在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都在很短时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难以立即适应的。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调剂,使人不致因环境变化而影响健康。

三、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三是要有修养和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为深入人心。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中庸使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假如把中庸之“中”认为是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

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做到,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是可以做到的。“有度”总比“无度”更能促成整体的平衡与和谐。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一是要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要对彼此有益,实现“双赢”。“双赢”虽好,但有时实在做不到;为了避免冲突的恶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就只能单方面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无论“双赢”或单方面让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让。忍让的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赞扬。

四、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 (《大学》又是《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则为“五经”之一)。《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人生下来便是“万物之灵”,有超过其他动物的价值。但这种原生的“自身价值”毕竟是很有限的;尤其是把任性快意满足种种物质欲望和虚荣心视为“实现自身价值”,那更是一种误解。

做人必须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孔子要求“成仁”,孟子要求“取义”,这是为了实现很高的自身价值,在中国历史上也的确有很多人做到了。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并且把这种信念付诸行动,这才是实现了很高的自身价值。

司马迁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其实人活着更有“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区别,这就是自身价值有轻有重的表现。而衡量这种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又决不是以自我感觉为准,而要得到社会乃至历史的评定。

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克己并不是叫人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退避。要知道一切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都免不了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例如见义勇为要克服怯懦之心;坚持原则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做学问、创事业要克服怠惰之心等等。这些就都是“克己”的表现。老子说:“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这当然是“强”的表现。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话很有道理,人在少年时期正是接受德育、修养品性的最佳年龄段。但现在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不大可能做到德智兼修。中小学虽有进行德育的某些形式,但因为功课、作业、考试的分量实在太沉重了,所以德育进不了学生的注意中心;而进不了注意中心的说教就只是“耳旁风”,不可能在他们精神世界中真正发挥作用。

从实际情况看,德育应包含“意商”和“情商”,就是意志的坚强程度。个人倘若意志薄,情绪控制能力弱,他怎么可能持久而顽强地“进德修业”呢?现在因意志薄弱而走向堕落的人比较多见,且不说吸毒、卖淫、偷盗这类违法行为,就以染上“网瘾”而言,青少年一头扎进网吧,荒课逃学,几天几夜不出来,这又如何进德修业呢?

再说情绪控制能力,消极现象也很严重。现在有些人实在太任性了,情绪激动就走向极端,而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还有的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挫折就做出消极或过激的反应。所以“意商”、“情商”是实在与进德修业紧密相连,理应成为修身克己的重要内容,应积极自觉地加以锻炼。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的任性与纵欲程度正呈现出攀升之势。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身克己思想正是任性纵欲的对症良药。中华民族在这方面的独创性思维经验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加以传播与弘扬。